焦點文章

運動與免疫力:新冠疫情後之健康促進 2023-06-27

運動提升及維持免疫力

  新冠疫情下如何防疫?疫情後的長新冠症候群(long-COVID)如何改善?研究證實,運動抗疫效果佳。提升免疫力能幫助我們對抗外界病原的侵襲,在世紀之疫Covid-19的威脅下更為重要。運動是提升免疫力的「最佳良藥」。根據臨床調查研究顯示,適度運動可以有效增強免疫力,預防感染風險以及降低癌症的發生率。然而,衛福部2018年1-6月的統計資料顯示,70%國人之運動量明顯不足(圖一)。雖然中等強度的運動能改善免疫及心血管功能,但劇烈運動反而會增加感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圖二)。因此,如何強化國人的正確的運動習性,改善全民健康,是當前健康政策的重要課題。

                                                  (圖一)                               (圖二)

  造成世紀之疫「新冠肺炎」的SARS-CoV-2病毒能藉由與人體的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 (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2,ACE2) 結合,誘發感染細胞大量分泌細胞激素及活性氧分子,是導致強烈發炎反應的關鍵因素。

 (圖三)

  運動如何增強免疫力,對抗新冠病毒呢?近期的研究顯示,中等有氧運動訓練能正向調節免疫球蛋白IgA濃度水平,增強上呼吸道的免疫功能,強化抵禦 SARS-CoV-2感染的屏障。中等強度的運動訓練也能降低自然殺手細胞 (natural killer cell, NK)的衰老和抑制受體,從而增加了NK增殖能力,同時提高NK識別病毒並毒殺作用的效率。在病毒病理學上,SARS-CoV-2與ACE2 結合後會產生系統性發炎,其主要的機制與影響SARS-CoV-2和血管收縮素轉酶2 (ACE2)相互作用有關(圖三)。適度運動可以增加可溶性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sACE2) 的血中濃度,該酶對SARS-CoV-2感染宿主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可以調節新冠疫情後ACE2功能異常的表現,並能改善免疫功能,增加抗發炎效益,降低感染風險。簡單來說,適度運動能改善長新冠症狀或引發其它後遺症。但是,劇烈運動卻可能會造成血管內皮細胞中穿膜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tACE2)的過度表現,反而會增加發生重症的風險 (圖四)。

  肺部組織損傷以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是感染新冠病毒的病患常見的症狀 (圖五),適度運動可以降低體內發炎性細胞激素,避免細胞激素風暴(免疫風暴)的產生(圖六)。面對疫情,一再變種的病毒,除了疫苗、營養飲食,抗疫的第三箭,就是適度而且規律的運動。

中等強度且規律的運動,能降低上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及嚴重度,並且也能增進施打流感疫苗後產生的免疫效益。新冠疫情全球大爆發後,英國一項針對48440位COVID-19確診及重症的成年人進行的回溯性調查顯示,無規律運動者感染新冠肺炎及重症者風險偏高,有規律運動者,在染疫後恢復情形及避免重症的發生有正相關。

運動能讓受感染者減少重症,或是產生後遺症。在這個大規模的調查中發現,依照英國衛生單位頒佈的運動標準規範,每週在一定運動時間內進行中高強度的運動者,相較於幾乎不運動者、或沒有規律運動者,能明顯下降在染疫後的症狀嚴重程度。因此,未來應將如何落實精準運動的健康策略納入我國公共衛生的優先政策。在健康及醫療照護上融入運動治療的相關處方或設計。